今天,提交了新版 Klib.
突然,想找下一个让自己兴奋的事。正好,一位国际友人约我谈合作。
趁这个周末,休息一下,梳理一下沉积的待办事项,寻找下一段激情。
独立开发,自由职业
今天,提交了新版 Klib.
突然,想找下一个让自己兴奋的事。正好,一位国际友人约我谈合作。
趁这个周末,休息一下,梳理一下沉积的待办事项,寻找下一段激情。
如果有人有着和自己迥异的价值观,且混得很好,且和自己是熟人,自己是不是要改变自己、向其学习?
如果自己遇到困难挫折,要不要从根本上调整方向?
…
前方,总是会有各种诱惑、阻碍,该如何坚守自己?
我也不知道。
有点像是招聘和管理的关系:
向内寻找向外的力量。
生活越来越富足、选择越来越多,而认识和选择能力,却并没有相应地提高。
比如,在穷的时候,买东西的选择余地小一些,反而容易选一些。
而有钱了,选择余地大了,却带来了选择的问题:该怎么选择呢?
这是需要学习的。
又或者,需要有专业人士告诉自己如何选择。
技术方案选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,各个环节都有各种选择,可以组合出各种可能。在这些可能性中,挑选出最佳方案,是我很喜欢做的事。
最近刚刚完成 Klib 的标注分享,趁着热乎劲,小结一下:过程中纠结了哪些方案,以后最后选择了什么。
这就是 Klib 分享标注的操作流程:点击分享,立即得到可以全球访问的网页。操作不能更简单,背后的技术逻辑却很复杂:
实际的开发是混在一起的、思路也是交叉的,不过,为了介绍方便,我大致按照数据流来推演。
这部分的功能比较直接:Klib 将标注内容发送给接口服务器,服务器处理完后返回结果。
需要介绍的,倒是功能之外的东西:
这部分内容其实是很复杂的,我最终采用了和 Klib 安全性相称的方案。
今天,在开发 Klib 应用内阅读模式时,突然想到可以在阅读模式下引导分享,实用且不打扰用户的功能,不错。
能想到这个点子,前提是在做这块的功能。保持手热,脑子一直浸淫在相关的逻辑中,才有可能冒出好的想法。
如果可能,挖个深坑。找个合适的项目,好好钻研较长的一段时间,做出精品。